可以先睇下中坑歷年回顧,睇下我依幾年有無咩進步
港股
港股今年組合增長:-8.45%
2. 發掘優惠資源 <<< 有去搵下coupon之類,但唔係幾努力去搵。近期搵到由電話月費轉做儲值卡plan,實驗成功後share比大家知。
可以先睇下中坑歷年回顧,睇下我依幾年有無咩進步
港股
港股今年組合增長:-8.45%
平時睇D投資書好多都會提及槓桿,槓桿係一個兩刃劍,可以加倍你既獲利同時可以加倍你既虧損。中坑本身都好怕槓桿依樣野,從小比老豆灌輸唔好借錢,唔好借錢,唔好借錢(重要既野講3次),成日都好怕輸左要賠錢,而且細個成日睇電視都話炒孖展輸左要跳樓,所以中坑都對槓桿依樣野避之則吉,直到今年先開始敢買債劵CEF,開始試下用比較安全既方法擴大債券方面既回報。
參考文章:嘗試從債劵部分改善美股組合
但除左買債劵CEF之外,仲有咩方法可以無斬倉風險下槓桿我既回報呢?首先我既原則係可以輸晒,但唔可以賠錢,而槓桿ETF (LETF)就係一個好選擇。槓桿ETF係咩就唔多講,最耳熟能詳既一個LETF就係TQQQ,大家有興趣就上網search下有關LETF既資料。
咁我去研究下點樣投資LETF先最適合,研究過程中係連登見到一篇好好既文章:
https://lihkg.com/thread/3232194/page/1 (基於尊重版權,只貼討論區內的內容)
入面我最中意依段:
用現金買指數,屬於「用安全嘅方法玩安全嘅嘢」。1. 投資組合入面,買入幾個零相關,什至負相關既資產。當一個資產急跌,零相關既資產唔會跟住急跌,有助平衡成個組合既風險。經典例子有股票加債券。
2. 每樣資產既相關性唔會永遠都相同。好似近幾年既股票同公司債就增強左相關性。
3. 關聯性0 to 0.3係零相關,-0.3 to 0係負相關。
4. 根據年齡同個人狀況去調整資產比例。例如你踏入中年,但有一份好穩定既收入,單身,無乜負擔時,你可以比同齡但有經濟負擔既人買入更多股票。
5. 黃金同商品唔係資產,唔會為你創造現金流。而且通常依d etf好高手續費,唔建議買入。 (依個好impress,我幫老豆整既All Weather Portfolio可能都會執執)
6. 唔止買入美國股票,買入更多世界性股票會更平衡風險。(不過其他外國資產真係好唔吸引,每年得5-6%增長🤣,但All weather portfolio入面可能會由黃金轉做世界股票)
7. 買入房地產etf會更平衡風險。(我做backtesting時將VNQ放係資產組合入面,比買入s&p500更低回報之外仲有更大波動性,依樣有待商榷。)
8. 唔好估未來大市既升幅而調整資產比例。(清流君都有講過,而且更加詳細。經過考慮之後,我會將現金買入更多股票。依個星期開始都逐步買入更多股票,首要目標係增加股票比例至50%。)
依個月都係度諗,究竟繼唔繼續入市,比我聽到一句名言:Time in the market, but not to time the market之外,仲睇到依一後影片,究竟股價創新高時繼唔繼續入市呢?
1. 價格始終都會回歸價值,問題係價格會回落至價格水平,還是價值上升?
2. 最大的風險係你唔將金錢放入股市,而唔係因為少少波動。長期黎睇,今日既大跌日後睇只係好少既跌幅。
3. Compound interest is miracle and time is a friend <<<精簡到唔洗點解釋
4. 唔好比自己情緒影響,你永遠估唔到個市升跌。
5. 分散風險。買ETF可以消除你對揀股既失誤。
6. 堅持到底。
(作者一再強調依D建議係for被動投資者。其他自己選股既投資者就唔知適唔適用。)
Source:
https://www.madfientist.com/my-portfolio/
個blog主來自美國,係其中一個好出名既fire blogger。
依篇文其中一段值得參考,大家可以自己fune tune返:
I knew that I had $x in cash that I’d be willing to deploy and I had $y in bonds that I could sell (to buy more stocks) so I determined the max I could add to my stock portfolio as stock prices decreased and I split up my contributions.
I set up buying opportunities at -15%, -20%, -25%, -30%, -35%, and -40%. And instead of buying fewer shares as the market dropped, as I did in 2007/2008, I planned on increasing my purchases at each stage.
So I determined a value $x where I could invest $x at -15%, $1.5x at -20%, $2x at -25%, $3x at -30%, $3x at -35%, and $3x at -40%.
If the market ends up going below 40% the February highs, that’s when I start selling even more bonds to buy stocks.
書中提到,較小的公司規模雖然預期未來成長潛能更大,但是不夠穩定,身為防守型投資者的你,不會想要冒太大的風險去賭一家新創企業獲利暴增的機率,因此給定一個規模大小,總資產不得小於 5,000萬美元(以美國公司為例)。
排除金融股以外( 通常負債會佔資產較大的比例 ),流動資產( 可以短期變現的資產,例如現金、應收帳款…等) 應該至少是流動負債的兩倍,即流動比率 2比1
流動比率 = 流動資產 / 流動負債 = 2
(書中提出這個比例是比較穩健的狀況 ,會計學中,這個流動比率愈大,代表這家公司的流動負債較少,短期變現能力強, 比較不會有突然倒閉的風險 )。
在過去10 年中,普通股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潤,每一年的公司盈餘成長率都是緩速上升會是一個不錯的篩選條件。
至少有20年以上連續發放股息的紀錄,這種連續20年以上的紀錄,在台股就比較難看得到了。
(美股倒是有連續發放超過20年以上的股票,而且愈發愈多,例如 3M)
過去10年中,每股盈餘 (EPS) 成長至少要達到 三分之一,使用期初和期末 3 年平均數。
EPS = 稅後淨利 / 流通在外股數
當期股價不應該高於過去3年平均盈餘的15倍。
當期股價不應該超過最新財報帳面價值的1.5倍 ,但是本益比低於15倍時,股價相對資產的比率可以更高一些。
本益比較低時,代表股價並沒有被市場投資人高估,甚至有可能低於這家公司的淨資產水平,因此有可能是好標的;當本益比低於15倍時 股價如果相對於資產的比例稍微高出一些,代表市場上有部分的人也發現這支股票是有利可圖的。
適當的股價資產比也會是防守型投資人的一種篩選指標。
比亞迪同匯豐都係中坑好早時買入,不過又蝕住賣出。兩者之後各走極端:
比亞迪58蚊入,30幾蚊放,最後依家升到過百蚊,破新高。
匯豐均價連以股代息61蚊入,40蚊放,最後依家跌到32蚊,破海潚新低。
依兩隻股比中坑的教訓:不熟不買。
雖然我係工程界別,但我對比亞迪既技術完全摸不透。當佢跌到趴係度既時候因為認知不夠,所以放左。如果比我從新黎多次,我可能直接唔買,因為唔熟悉。
匯豐我就更加唔識,望住佢份財報,已經滿頭黑人問號,果時因爲睇落幾高息就買,完全唔清楚佢既賺錢模式。
流動比率= | 流動資產 |
流動負債 |